在汉语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本文,大家就来学习一下,关于扬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扬 读音是yáng,部首是扌,笔画是6画,繁体字是揚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簸动,向上播散:扬水。扬场(cháng )。扬汤止沸。
◎ 高举,向上:扬手。扬帆。趾高气扬。扬眉吐气。
◎ 在空中飘动:飘扬。
◎ 称颂,传播:扬言。扬威。颂扬。扬弃。扬名。
◎ 姓。
含“扬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阐扬光大(chǎn yáng guāng dà):是褒义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李贽《与焦弱侯书》:“待木之人,望兄速了业缘,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。” 用法:阐扬光大作谓语;指发扬光大。 成语释义为发扬光大,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、扩大和提高
悠悠扬扬(yōu yōu yáng yá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ABB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一回:“叮叮咚咚,悠悠扬扬,约有五十余人,进宫里来。” 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声音等 成语释义为形容声音高低起伏、持续和谐或事物慢节奏运动
濯污扬清(zhuó wū yáng qī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南史·范泰传》:“臣昔谬得待罪选曹,诚无以濯污扬清。然君子之有智能,犹鵷凤之有文采,俟时而振羽翼。何患不出云霞之上?” 用法:濯污扬清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濯:洗。洗去污垢,激扬清澈。比喻扬善除恶。
志高气扬(zhì gāo qì yá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史记 苏秦列传》:“家殷人足,志高气扬。” 用法:志高气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志气高昂而自得。
纷纷扬扬(fēn fēn yáng yá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ABB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元 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“时遇冬初,纷纷扬扬下着这一天大雪。” 用法:纷纷扬扬单纯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雪、花、传闻等。 成语释义为纷纷:众多。扬扬:飘落的样子。形容雪、花、叶等飘落的样子。也形容杂乱地传扬;议论纷纷。
跟“扬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---《大风歌》刘邦 汉朝
公乎跃马扬玉鞭,灭没高蹄日千里---《拂舞词 / 公无渡河》温庭筠 唐朝
兰舟斜缆垂扬下,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---《得胜乐·夏》白朴 元朝
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---《江神子·杏花村馆酒旗风》谢逸 宋朝
云山万重兮归路遐,疾风千里兮扬尘沙---《胡笳十八拍》蔡文姬
含“扬”字的成语大全:
播土扬尘、显姓扬名、扬威耀武、扬长而去、扬名显姓
其貌不扬、救火扬沸、名扬天下、优贤扬历、好事不出门,恶事扬千里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被用到的,因此,关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了解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他人嘲笑的。以上关于“扬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扬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